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今天是:2025年08月29日 星期五
北京大学东莞光电研究院成功举办科普人员应急能力提升特训营

2025-05-08

 为全面提升科普工作者在突发事件中的应急处置能力,助力光电科技领域人才队伍建设,近日,由东莞市科学技术协会指导、北京大学东莞光电研究院主办的“科普人员应急能力提升特训营——紧急情况应对专场”培训活动在北京大学东莞光电研究院成功举办。活动特邀松山湖社区卫生中心全科医生陈东明担任主讲,吸引了北京大学东莞光电研究院科普工作者及园区企业安全管理人员踊跃参与。

     1、理论结合实践,筑牢安全防线

 本次培训聚焦科普活动中可能遇到的园区安全、中暑急救、心肺复苏(CPR)及外伤处理四大核心主题,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与实操演练相结合的方式,系统提升学员的应急技能。

     2、互动教学,强化技能掌握

 培训中,陈老师通过情景模拟、分组演练等形式,让学员亲身体验急救全过程。在CPR实操环节,学员练习在4分钟内完成环境评估、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的完整流程,讲师现场纠正动作细节,确保技能精准度。此外,针对中暑急救,学员还学习了如何利用清凉饮料、湿毛巾降温及快速转运患者的科学方法。

     3、提升科普队伍,护航公众安全

 参与学员纷纷表示,此次培训内容实用性强,尤其对光电科技领域从业者而言,掌握应急技能不仅关乎自身安全,更能在科普活动中为公众提供及时援助。

     4、专家呼吁:全民急救普及任重道远

 陈东明老师提到,我国心肺复苏普及率不足1%,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他呼吁社会各界重视急救技能培训,通过高频次、规范化的学习,让“人人会急救”成为社会常态,共同守护生命安全。

 此次特训营作为提升科普人才综合素质的关键举措,不仅为科普工作者注入了宝贵的 “应急能量”,也为推动全民急救意识普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未来,北京大学东莞光电研究院将持续聚焦科技工作者的实际需求,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多元化技能培训活动,为构建安全、专业的科普环境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为科普事业的蓬勃发展保驾护航。

 撰稿:宋双

 审核:陈丽

 此次培训课件下载链接:https://pan.baidu.com/s/1-o_aTyITy4AKKNfQqK80Ig?pwd=yr14 提取码: yr14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